战疫情︱上阵“父子兵”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后,有这样一对特殊的父子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使命担当。

陈科庆是西安局集团公司延安机务段安全科一名普通的安全员,34岁,是一名党员。2020年1月21日前往延安机务段下属的渭南市蒲城机务折返点,执行铁路安全生产春运包保任务。1月22日,他在该段生产交班会上接到了立即执行疫情防控措施命令后,带领折返点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对在折返点待乘的所有机车乘务员和工作人员,逐人开展疫情防控、测温登记、出入待乘等宣传和落实工作,让每名职工从思想上提高警惕,行动上自觉。

陈科庆还结合工作性质在疫情防控作业现场检查发现消毒、登记等不规范问题,及时指正、督促整改,确保上级各项防控要求落到实处。大年三十深入现场添乘机车向机车乘务员宣讲疫情防护措施。在疫情防控面前,他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为现场安全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徽在铁路运输一线熠熠发光。

陈科庆的父亲是一名现职机械维修工,工作在宝鸡市扶龙机电有限公司, 56岁,普通群众。因疫情影响暂未复工,但心里着急,想怎么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做点什么。2020年2月5日,杨凌区揉谷镇号召有过缝纫技能人员参加疫情物资生产的时候,老父亲第一个报名参加。说起他的缝纫技能,那可要说起三十年前的事了,父亲是70年代接爷爷的班到毛巾生产厂,技术水平在厂里也是响当当的。这次揉谷镇号召有过缝纫技能的人参加疫情物资生产时,不但燃起了他多年大显缝纫技能的梦想,而且能在国家有难时贡献自己一名普普通通的群众力量,那种“匹夫有责”的爱国的情怀和“发挥技能”的热情让他眼眶湿润了。

可是,实际困难摆在了一位56岁老人的面前,出村时被执勤的村党支部人员拦住去路,告诉他“广播天天喊,疫情不外出,你这老同志怎么还往外跑?”在陈科庆父亲说明他要响应政府号召去生产防疫用口罩时,执勤人员投来钦佩的目光,并向他树起了大拇指。执勤人员经过落实,情况属实后,才对他进行测温、登记、放行,并且再三叮咛,一定要注意个人身体安全。

到达政府安排的陕西睿圣医疗服饰科技有限公司后,父亲傻了眼,三十年前用的缝纫机是脚踏板控制,最快300r/min,现在面对的是崭新的、自动缝纫机,都是电脑智能控制,最快5500r/min。面对此困难,他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而是凭借多年前的丰富经验仅用几个小时便掌握了新型自动工业缝纫机的使用技巧。在新开办的口罩生产厂子,他第一天就生产出合格的口罩60个,成了当天工厂里生产成品最多的人。

口罩生产厂面对严峻的疫情,面对确诊病例一天天增长,面对湖北、武汉,乃至全国口罩的需求来说,压力巨大。为了多生产合格口罩,他每日中午也顾不上休息,就在厂区中午吃一桶方便面充饥,家人劝他回家吃饭、休息,他却说道“能用自己的手艺为一线疫情防控提供服务,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感觉心里很实在”。

陈科庆在给父亲打电话时,父亲还教导他说:“国家现在有难处,靠的就是你们年轻人,要使劲往前冲,把工作踏踏实实干好,家里有我你就不要操心了!”陈科庆对自己父亲、也是对一名疫情防控主动请缨的老人深感敬意。在看到老父亲发来的工作照时,陈科庆的眼睛里泛起泪花。

战疫情,父子齐上阵。疫情期间,陈科庆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为该段机车乘务员们安全运输生产保驾护航,他的老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机械维修工,利用自己三十年前练就的一身“硬功夫”,发挥自己的余热,在自己的家乡积极参与到疫情物资生产中来。

“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而正是有这些平凡的人,用坚守、奉献诉说着不平凡的故事。    (通讯员:冯少平 郝海宁)

 

 

 

 

 

据《西安局集团公司延安机务段》


转载请注明: 陕西省总工会 » 战疫情︱上阵“父子兵”

赞 (5)